11月20日訊 今天,記者陳華在社媒分享了一篇《東方體育日報》的專欄文章,文章題為“中國足球病入膏肓”。該文用數據體現了中國足球目前青訓青黃不接的殘酷現實。
“中國足球病入膏肓”一文如下:
寫這篇專欄時,距離世預賽中日之戰(zhàn)開戰(zhàn)尚有四小時,結果當然無從得知。但這一場比賽結果其實并不重要,國足的目標是以小組第四的身份晉級下一階段比賽,一枝獨秀的日本隊并不是現實的拿分目標,就算拿了分,也絲毫不能掩蓋兩國足球差距日益拉大的現實。
國家隊、國字號球隊的基石,永遠是聯賽。這是足球職業(yè)化三十余年來得出的真理。但我們的聯賽已經病了,甚至說“病入膏肓”也不為過。在2024賽季結束后,我整理了一下整個賽季的中超數據,得出這個結論并不費力。
整個賽季,中超只有31位U21球員得到過出場機會。這其中,有九人只在一場比賽的垃圾時間出場(第80分鐘以后),另有兩人出場兩次,總時間低于15分鐘。在九位“一場球員”中,劉宇杰(上海申花)、范雙杰(北京國安)、周建燚(滄州雄獅)等三人都是本俱樂部唯一登場的U21球員,而天津津門虎和河南兩家俱樂部則沒有U21球員出場。
所有U21球員的出場總時長只有可憐的8431分鐘。如果你無法對這個時間有理性認識,不妨來做一個比較——中超所有外援在2024賽季的出場總時長為158161分鐘,約占總時間的33.4%;所有30歲以上本土球員(不含港澳臺)出場總時長為155128分鐘;而8431分鐘只占中超總出場時間的1.78%——這個占比微不足道,已經充分說明了中超無新人可用的尷尬現實。
如果將統(tǒng)計范圍擴大到“00后”球員,數據同樣有些難看。所有“00后”本土球員的中超出場總時長為44172分鐘,占比僅為9.33%,與35歲及以上球員的時間相仿(43509分鐘)。但35歲及以上球員只有46人出場,而“00后”球員多達88人,換言之,“00后”球員在隊內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性,遠不如35歲及以上球員。
“00后”球員年齡最大的球員已年滿24歲,二十三四歲的球員在現代足球中已不再屬于“年輕人”,而是接近甚至已經成熟的當打之年選手。但在2000-2001年齡段選手中,只有朱辰杰、蔣圣龍、蹇韜和薛慶浩這四人在2024賽季的聯賽出場時間超過2000分鐘。很遺憾,國內二十三四歲能挑大梁的選手屈指可數,至于U21則更為凄慘,只有拜合拉木·阿卜杜外力(1035分鐘)、吾米提江·玉蘇普(1015分鐘)和胡荷韜(988分鐘)三人在1000分鐘大關附近。中超數據已經完全體現了中國足球目前青訓青黃不接的殘酷現實。